近日,非夕科技CEO王世全受聘為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及博士生導師,成為交大機動學院最年輕的正高級教授;同時入選“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在頒獎典禮現(xiàn)場發(fā)表關于自適應機器人技術先進性和應用價值的演講。
4月22日,王世全博士客座研究員(Research Professor)聘任儀式暨專題學術報告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交大機動學院機電設計與知識工程研究所所長彭穎紅教授為其頒發(fā)聘書。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機動學院機電設計與知識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王偉明介紹,自2019年開始,王世全博士已與交大相關課題組開展合作。此次他受聘客座教授將進一步為學校和學院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提供國際一流的實驗平臺和實訓基地,同時他將作為企業(yè)導師聯(lián)合指導研究生,為相關專業(yè)研究生開設選修課和機器人科學前沿講座,為交大培養(yǎng)卓越的工程人才作出貢獻。
隨后,王世全博士進行了題為Contact-Based Humanoid – Locomotion and Manipulation的專題學術報告,從仿人行動和操作兩個主題分析了基于接觸的人形機器人的技術特征及其在學術和實用領域內的發(fā)展。在機器人移動能力方面,王世全博士介紹了通過增加多點接觸及接觸面積、以特殊設計突破接觸力和承載力限制、及攀巖式表面抓取及協(xié)調控制等方式來使機器人具備更強行動力的相關技術;而在機器人全姿態(tài)操作方面,他分享了團隊自研的全新整機力控框架、力控機器人和接觸力優(yōu)化技術,并對現(xiàn)場的提問進行了解答和探討。
“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上??萍?5U35,簡稱“ST35”)旨在探索更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評價和選拔機制,培養(yǎng)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創(chuàng)新影響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評選將分別從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zhàn)場、國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戰(zhàn)略方向,每年選拔年齡不超過35歲的35名獲獎者和15名提名者。
4月28日晚,首屆2021“上??萍记嗄?5人引領計劃”頒獎典禮在上海音樂廳舉行,獲獎者以及提名獲獎者名單正式揭曉。頒獎典禮特邀中國科學院陳凱先院士、李儒新院士、丁奎嶺院士、朱美芳院士分別為35位獲獎者頒獎。
在頒獎現(xiàn)場,非夕科技CEO王世全作為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獲獎者的唯一代表發(fā)表演講,闡述了在智能制造的大趨勢下,如何突破現(xiàn)有機器人技術的適應性局限,以仿人的技術路線實現(xiàn)更加通用智能的機器人,并分享了團隊所獲得的技術突破及在相關行業(yè)的應用價值,彰顯了青年一代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理想與擔當。
王世全博士 簡介
Flexiv非夕科技 CEO&首席產品官
畢業(yè)于斯坦福大學仿生與靈巧操作實驗室(BDML)及人工智能實驗室(機器人方向),師從 Mark Cutkosky 教授(斯坦福大學設計研究中心主任、仿生機器人奠基人)和Oussama Khatib 教授(國際機器人研究基金會主席,人形機器人奠基人)
博士研究主攻柔性靈巧手設計、仿真建模及控制、傳感器設計與融合算法、驅動器設計,以及深度學習在機器人上的應用。研究機器人種類涵蓋四足、人形、移動、水下機器人。
發(fā)表國際頂級期刊及會議論文近二十篇(Science Robotics,IJRR,TRO,IROS,ICRA,RSS等),獲得美國及中國國家技術發(fā)明專利數(shù)十項
(轉載)